本文目錄
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放台灣主張的是()。
【答案】:D
本題考查中共黨史。
1955年5月13日,周恩來總理在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擴大會議上,作了《關于亞非會議的報告》,表示“中國人民解放台灣有兩種可能性的方式,即戰争的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這是祖國大陸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放台灣”的主張,引起全世界的強烈反響,認為這标志着中共對台政策有了重大調整。
故正确答案為D。
王炳南是什麼時候返回華沙的
1963年6月初,羅瑞卿根據周恩來的安排,在總參謀部辦公室向正在國内休假的王炳南介紹了蔣介石集團的軍事狀況。
王炳南當時是中國駐波蘭大使,兼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方第一任首席代表,曾參加了長達9年的中美會談,所以這個任務非他莫屬。
羅瑞卿向王炳南詳細地介紹了當時兩岸的局勢,并告訴他說:現在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怎樣打的問題,是拒敵于大陸之外,還是誘敵深入,這兩種意見正在争論。
在這之後,周恩來決定讓王炳南立即中斷休假,趕回華沙,盡快通過中美會談的接觸,尋找機會,摸清楚美國的底牌。
王炳南趕回華沙,馬上約美國駐華沙的大使卡伯特見面。
卡伯特是美國波士頓的首富,50多歲,言談舉止很随便,不拘謹,也不太在乎外交上的禮節。他和王炳南大使的個人關系較為融洽,經常開開玩笑,使談判桌上不時充滿笑聲。
在這期間,美方的态度已趨明朗,對于是否支持國民黨反攻大陸開始猶豫了。
在美國方面,還沒有等到沿海解放軍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有意示形而威懾敵人,美國情報部門便在6月中旬發覺了解放軍在大規模調動軍隊的情況。
見到解放軍開始大規模調動軍隊,美國很擔心,初步判斷解放軍已經調集的兵力用美軍的标準計算相當于7個師,可能還會再加入5個師,這是朝鮮戰争以來最大規模的調動。
美國在震驚之餘,開始召開會議,緊張地研究解放軍調兵的意圖。
他們疑惑道:難道解放軍調動部隊是想威懾蔣介石不要進攻大陸?還是想制造一次新的沿海島嶼危機,襲取金門、馬祖?
就這樣,解放軍的舉動把美蔣間的矛盾沖突顯現出來了,并加大了他們的分歧。
美國覺得自己随時都有卷入台海戰争的危險,所以很擔心。
既然解放軍已經開始行動了,美國必須作出相應地反應。
美國人在猶豫,要不要協防沿海島嶼?要不要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
因此,美國政府在一次會上為這個問題而争論不休。
美國國務院情報局長小希爾斯曼指出,中方有相當多的刺激手段來激化美蔣關系,而蔣介石最優先的目标向來就是要把美國卷入對大陸的戰争。
小希爾斯曼指出,美國要确保自己的利益,就必須盡快采取行動,預防或幹預局勢的進一步發展,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在6月19日,美國總統肯尼迪馬上召集軍事顧問泰勒、國安助理邦迪,以及彭威廉、麥康等會商台海情勢。
美國國務院和中央情報局也當即分别向台灣當局發出一條警告電文。
内容如下:在此形勢下不要以任何官方的言論或行動給共産黨提供進攻的口實。台灣當局在中共重兵雲集的态勢面前,也應該收斂起反攻的氣焰。
6月22日,國民黨陸軍上将陳誠緻電美國代表,進行保證。
電文說:台灣當局将很謹慎地行事,不給中共以任何進攻借口。我方也弄不清中共的意圖是攻還是守,反促請美國來和台灣當局共同提高警惕,準備對付侵略行為。
6月20日再次召開的白宮高層會議,對中共大軍欲攻欲守琢磨不透,争執不下。與會人員一直争執不休,最後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
中央情報局局長麥康這樣認為,解放軍很有可能突襲金門。
而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不相信會有這種進攻,他隻是批評中央情報局的工作一直很糟糕,說麥康辦事不利,得不到有效的情報。
美國國防部建議,把預定返航的美國第四航母編隊留在太平洋,在靠近台灣的海域部署航空母艦,另外再增派兩架U-2高空偵察機到台灣海域附近,同台灣已有的兩架U-2飛機及F-101飛機一起協力擴大偵察,争取弄清情況。
總統肯尼迪最擔心的就是解放軍發動進攻,所以,面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他除了暫不增派U-2飛機到到台灣外,卻批準了國防部方面麥克納馬拉提出的全部建議。
美國政府在做軍事準備的同時,肯尼迪又提議向蘇聯和中國政府發出消息,希望蘇聯可以給中國政府施加影響。
後來美國政府又決定,通過蘇聯、英國和中美大使會談等三條渠道向中國政府表明:美國要實際上制止蔣,同時建議解放軍也不得發動軍事進攻。
美國為了讓中國政府知道其意圖,肯尼迪還下令通過選定的新聞機構,透露美國已經偵察得知的解放軍集結的情報,并向解放軍示警,以探測我方的反應。
盡管肯尼迪政府作出了這樣的謀劃,但在解放軍大兵壓境的形勢下,美國政府對于要不要表明自己對沿海島嶼的立場依然舉棋不定。
如果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真的在東南沿海打了起來,美國是否出兵呢?怎樣才算出師有名呢?畢竟這屬于中國的内政,弄不好還會把自己陷進去……這一系列相關問題,讓肯尼迪陷入深深地憂慮之中。
美國情報研究局認為這時不宜作出決定,因為若決定美軍不防禦這些沿海島嶼,就會鼓勵解放軍奪取國民黨軍所占領的島嶼,這樣勢必會減少蘇聯對中國的影響和制約,還會惡化美台關系。
但若決定美軍防禦沿海島嶼,則可能使台灣當局進一步把美國拉入這次戰争,并使中蘇關系好轉,這樣對美國也很不利。
美國政府智囊機構最後建議:繼續保持美國意圖上的模糊,卻擺出足以讓中方理解為美國準備協防的軍事姿态,同時又不給台灣當局任何保證,就可以避免上述種種的不利,使美國處于靈活機動的地位。
值得說明的是,這實際上就是美國長期奉行的刻意模糊的策略。
對于這個問題,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曾經明确地向美國中央情報局指出,同1958年解放軍炮轟金門的台海危機相比,這次中方沒有把集結大軍同解放台灣聯系起來進行宣傳,所以總統肯尼迪若想命令美軍參與沿海島嶼的防禦,是比較困難的。
艾森豪威爾還認為,如果解放軍空襲台灣,或偵察飛行距台灣太近,就可以成為美軍介入的根據。至于這些島嶼的軍事價值,他認為隻具有防禦價值,不能做為進攻大陸的前沿基地。
應肯尼迪總統的要求,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答複了泰勒将軍詢問的關于防禦沿海島嶼的7個問題。其中提出外島的防禦可以使用戰術核武器,美國應做出相應地準備。
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緻函肯尼迪表示反對,認為有美國的支持,不用核武器就能有效地防禦這些海島,而使用核武器将會産生不可估量的後果。
麥克納馬拉覺得,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要使用核武器,而他的應急對策之一,就是轟炸大陸沿海的飛機場。
美國經過這番緊張地研讨,決定立即通過以下幾個外交途徑向中國方面傳達明确的信息,來緩解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首先,在6月22日上午,美代理國務卿鮑爾召見英國大使,希望盡快轉告北京:美台條約及其換文約定台灣當局發動任何進攻前都需獲得美國的同意,而美國政府在現形勢下無意支持台灣當局進攻大陸。
美國覺得,解放軍若進攻沿海島嶼,也有把美國軍隊卷入敵對行動的嚴重風險。因此,美國人認為,借助英國駐北京的外交代表轉達這個信息,能比華沙渠道更快地引起中國的反應。
北京也可能更願意同英國人坦率地談這個問題。
由于英國代辦當時沒有在北京,美國改請英國外交部向中國駐倫敦的代辦進行轉達。
當日下午6時,哈裡曼把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甯請到家中小酌,借機探詢中國在福建集結重兵的意圖。
多勃雷甯表示并不知情。
哈裡曼解釋美國在目前形勢下無意鼓勵或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根據美台協定,未經充分協商并事先獲得美方同意,國民黨人不能采取任何進攻行動。
哈裡曼還說道:中共如果攻打金門等島嶼,就有把美國卷入戰争的危險性。
多勃雷甯聽到這裡,吃驚地問:你們要防禦沿海島嶼?
哈裡曼答:為什麼不?
可是這些島嶼是中國領土啊。
哈裡曼笑着說:美國相信必須和平解決争端,但對中共進攻不會袖手旁觀。希望蘇方設法約束中共可能發動的進攻。
哈裡曼笑着說:美國相信必須和平解決争端,但對中共進攻不會袖手旁觀。希望蘇方設法約束中共可能發動的進攻。
多勃雷甯冷笑了一下,就沒有再說什麼,之後兩個人又聊了一些國際問題。
紅警解放台灣之紐約擒輝怎麼過
解放台灣……這都什麼時候的任務包了……老掉牙了你還玩==
這個貌似要用共灰來打。原版的火力不夠。用兵臨城下理論上能打,但是能累死你(兵臨城下的武器威力太大了)。
一開始用海豹部隊炸掉所有船,然後晃一下那個在圍牆旁邊的灰熊坦克,它就會追過來(如果不過來就給它一槍吸引它過來),然後用尤裡控制它(動作稍微快點,不然GH的灰熊能變成炮台,你就控制不了了)。再利用灰熊和海豹一起炸掉心靈信标,沒什麼難度。然後你奪回基地,如果是GH就可以爆弩兵和天啟直接推過去(弩兵跑得快,等一下天啟,不然弩兵打不了圍牆你就呵呵了)。天啟要多,用來防空。注意練級,還要小心别被控制了。三級天啟以後要用。
等一會你會拿到盟軍基地車,造出超時空傳送儀(GH的話中國能自己造,就不成問題了),傳送8輛三級天啟和一輛帶着尤裡的多功能(GH的話還能裝幾個弩兵,也帶着),傳送到島上第一時間套鐵幕,然後存檔,然後清除島上的幻影(GH的幻影不僅能變樹還能隐形,小心,如果是GH的話直接扔個核彈開路,不過小心别炸死LDH),那個總統就是LDH,控制他就赢了,不小心打死則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