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是什麼朝代(公元前1880年是什麼朝代)

biang 中華百科 806

本文目錄

  1. 公元1880年是什麼朝代
  2. 140多年前是什麼朝代
  3. 高鼎是什麼朝代的
  4. 嶽陽樓建于什麼朝代
  5. 法布爾屬于什麼朝代

公元1880年是什麼朝代

1. 1880年屬于清朝時期,這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愛新覺羅家族統治。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清朝曆時296年;從皇太極改國号為大清開始,國祚276年;自清軍入關定都北京起,共計268年。

2.在1880年的清朝,年号為光緒六年,幹支紀年為庚辰年,即龍年。這一年,日本明治天皇統治下的明治十三年。

3. 1880年國際局勢中,法國占領了馬裡的主要地區。

4.科技與工業方面,1880年9月5日,俄國聖彼得堡成功試運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電氣電車。

5.同年的10月18日,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礦業城市朱諾成立。

6.環境與生态方面,1880年,牙買加的倉鼠物種不幸滅絕。

140多年前是什麼朝代

140多年前是1875年左右,正是處于清朝後期。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1],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曆經十二帝,享國267年。

當時清朝在兩次鴉片戰争和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在中法戰争之前,正處于洋務運動階段。該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産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強”、“求富”運動。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産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道路。

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内軍械所,任用中國工匠,仿制西式槍炮,是中國最早的近代軍事工業。從1862年起,用三年時間研制成功的中國第一艘輪船“黃鹄”号。

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這是清政府新設立的外交機構。

1862年,在北京設立專門培養翻譯人員的“京師同文館”,這是清代最早的“洋務學堂”(1902年并入京師同文館)。

1863年,在上海設立“廣方言館”;第二年又在廣州設立一個“廣方言館”。“廣方言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養通曉外語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内設翻譯館;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機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軍火機器總局(後改名為北洋機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輪船招商局;中國第一批官派留學生出洋,由容闳指導選派。

1875年,建議在各省設立洋學堂;創立科舉考試中“洋務進取”一項。

1878年,在蘭州建立蘭州織呢局,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家機器毛紡織廠。

1880年,在上海建立機器織布局,這是中國最早的機器棉紡織廠;同年,在天津設立京師同文館,購置軍艦;設立南北電報局。

1881年,設立開平礦務局。

1882年,建立旅順軍港。

1885年,清政府新設立了海軍衙門;在天津設陸軍武備學堂。

1890年,在漢陽建立湖北槍炮廠;在湖北、江西設立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6]

1892年,丁鼎在煙台創立了丁氏釘子廠。

高鼎是什麼朝代的

高鼎是清代的著名詩人。他出生于1828年,逝世于1880年,字象一,一字拙吾,是浙江仁和(現屬杭州市)人。高鼎的詩作以其文采和情感真摯而聞名,有《拙吾詩文稿》傳世。在文學史上,他的作品有時與唐代詩人王維的《畫》相混淆,但據現代研究,這首詩很可能是高鼎所作。

以下是高鼎的部分詩作:

1.

早行

一葉西風裡,催程曙色微。

水流殘夢急,帆帶落星飛。

宿鳥未離樹,寒潮欲上矶。

江湖無遠近,莫問幾時歸。

2.

懷李嘯雲

吳苑文章客,餘溪落拓身。

一生惟愛酒,萬語不言貧。

依隐常安拙,相交隻率真。

記從分短袂,又度兩重春。

3.

村居

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4.

虛堂

虛堂獨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廿載江湖雙眼白,沖磨五更風雨一镫青。

艱危已覺塵心淡,魂夢猶驚戰血腥。

祇為深恩酬未得,琴書何暇歎飄零。

嶽陽樓建于什麼朝代

嶽陽樓始建于唐代,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将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它位于湖南省嶽陽市嶽陽樓區洞庭北路*!,地處嶽陽古城西門城牆之上,緊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曆代屢加重修,現存建築沿襲清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時的形制與格局。

因北宋滕宗諒重修嶽陽樓,邀好友範仲淹作《嶽陽樓記》使得嶽陽樓著稱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天下第一樓”。

嶽陽樓主樓為長方形體,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結為整體;頂覆琉璃黃瓦,構型莊重大方。嶽陽樓内一樓懸挂《嶽陽樓記》雕屏及詩文、對聯、雕刻等;二樓正中懸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書法家張照書寫的《嶽陽樓記》;三樓懸有毛澤東手書的杜甫《登嶽陽樓》詩詞雕屏,檐柱上挂“長庚李白書”對聯“水天一色,風月天邊”,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嶽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獨特的盔頂結構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設計技能。

1988年1月,嶽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嶽陽樓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5年1月30日,嶽陽樓入選湖南十大文化遺産。2011年9月,嶽陽樓景區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法布爾屬于什麼朝代

分類:教育/科學>>學習幫助

問題描述:

同上

解析:

法布爾(1823-1915),屬于中國的清(公元1644年—1911年)末民國初年

幼年——少年時代

1823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國南部魯那格山區的古老村落——撒·雷旺,村中的利卡爾老師為他取名為約翰·安利。父親安東奧尼(生于1800年),母親費克瓦爾(生于1805年)。

1825年(兩歲)弟弟弗朗提力克出生。

1827年(3歲)由于母親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所以他從3歲一直到6歲,都寄養在瑪拉邦村的祖父母家;這裡是個大農家,有許多比他年長的小孩。他是個好奇心重,記憶力強的孩子,曾自我證實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樹葉裡的鳴蟲是露螽。睡前最喜歡聽祖母說故事,而寒冷的冬夜裡則常抱着綿羊睡覺。

1830年(6歲)回到撒·雷旺村,進入利卡爾老師開辦的私塾就讀,上課中,常有小豬、小雞會跑進教室覓食。由動物圖書記下A、B、C……字母,對昆蟲和草類産生興趣,發現黑喉鸲的巢,取得巢中青藍色的蛋,經神父勸說,把鳥蛋歸還原處,為增加家庭收入,幫忙照看小鴨,負責趕到沼澤放養,因而發現沼澤中的生物和水晶,雲母等礦石。

1833年(9歲)全家搬到羅德斯鎮,父親以經營咖啡店為生,進入王立學院,擔任望彌撤儀式助手而免交學費。在學校期間,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歡讀古羅馬詩人維爾基裡斯的詩。

1837年(13歲)父親經營咖啡店失敗,舉家遷往托爾斯。進入埃斯基爾神學院。

1838年(14歲)父親的生意再度失敗,搬到蒙貝利市,又開了一間店,獨自離家,以賣檸檬、做鐵路工人等自立更生。曾用超過一日工資所得購買《魯布爾詩集》,攜至原野上閱讀,以認識各種昆蟲為最大樂事,第一次抓到歐洲雲鰓金龜時,感到特别高興。

卡爾班托拉時代

1839年(15歲)以公費生第一名考進亞威農師範學校。在學校住宿。由于上課内容太枯燥,常乘自習時間觀察胡蜂的螫針、植物的果實或寫詩,在雷·撒格爾的山丘上,第一次看到神聖糞金龜努力推糞的情景,内心感動不己。

1840年(16歲)因成績退步被師長責罵而發憤圖強,在兩年内修完三年的學分,剩下的一年自由學習博物學,拉丁語和希臘語。

1842年(18歲)師範學校畢業後,成為卡爾班托拉小學的老師,年薪700法郎,因熱心教學,深獲好評。父親經商失敗,由蒙貝利市搬到波爾多鎮。

1843年(19歲)上野外測量實習課時,由學生處得知塗壁花蜂。也由于這種蜂而開始閱讀布蘭歇、雷歐米爾等人著的《節肢動物志》,從此傾心“昆蟲學”。

1844年(20歲)和同事瑪利·凡雅爾(23歲)結婚。自己進修數學、物理、化學等。父親的咖啡店又關閉,暫時在卡爾班托拉稅務署工作。

1845年(21歲)長女艾莉沙貝特誕生。

1846年(22歲)艾莉莎貝特夭折。通過蒙貝利大學數學的入學資格考試。弟弟弗郎提力克成為小學老師。

1847年(23歲)取得蒙貝利大學數學學士。長男約翰誕生。

1848年(24歲)取得蒙貝利大學物理學學士。

長男約翰夭折。十分欣賞托斯内爾(法國文學家)有關鳥類的著述。希望能到大學教書,但苦無機會。

科西嘉時代

1849年(25歲)任職科西嘉阿傑格希歐國立高級中學的物理教師,年薪1800法郎。面對科西嘉豐富的大自然,開始研究動、植物。此外,他也十分熱衷于數學。與植物學家魯基亞一起攀登科西嘉的每座山采集植物。

1850年(26歲)次女安得蕾誕生。

1851年(27歲)托爾斯大學的博物學教授蒙肯·塔頓來到科西嘉,塔頓解剖蝸牛給法布爾看,發現他的資質優異而力勸他朝博物學努力,從此興趣由數學轉向博物學,立志成為博物學家。年底,因感染熱病回到亞威農靜養。魯基亞在科西嘉因病猝逝。

1852年(28歲)恢複健康,回到阿傑格希歐中學。

亞威農時代

1853年(29歲)成為亞威農師範學校(日後改制為利塞·阿貝紐國立高級中學)物理助教,年薪1600法郎。三女阿萊亞誕生。

1854年(30歲)取得托爾斯大學博物學學士。

閱讀雷恩·杜夫爾寫的有關狩獵蜂——黃腰土栖蜂的論文後,決心研究昆蟲生态,他的潛能像被點燃的薪柴,熊熊燃燒起來,在卡爾班托拉的懸崖上,研究狩獵象鼻蟲的瘤土栖蜂,并更正杜夫爾的錯誤,發表更深入的論文。

1855年(31歲)四女克蕾兒誕生,陸續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觀察豌豆蜀植物的花和果實》等與植物有關的論文。

1856年(32歲)以研究瘤土栖蜂而獲得法國學士院的實驗生理學獎。繼續研究高鼻蜂、短翅蕪青等昆蟲,但因生活困苦,研究時間不多。兼任課外輔導、家庭教師等職,開始研究由茜草提煉染料。

1857年(33歲)5月21日,在條紋蜂的巢中發現短翅蕪菁的幼蟲,并發表《蕪菁科昆蟲的變态》論文,另外還發表了有關植物的論文。

1858年(34歲)得知沒有财産就不可能成為大學教授後,全心投入茜草染料的研究。

1859年(35歲)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贊譽法布爾是一位“罕見的觀察者”。

次男朱爾誕生。擔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督察德留依到訪,與植物學家杜拉寇爾結識,之後,又與住在亞威農的英國經濟學家米勒相知,成為植物同好。

1862年(38歲)由安謝特出版小學用圖書。認識巴黎出版社社長得拉克拉普,受到他的鼓肋,立志著述淺顯易懂的科學讀物。

1863年(39歲)三男愛彌爾誕生,德留依當上教育部部長。

1865年(41歲)登班杜山遇險,細菌學家巴斯德來訪,交由得拉克拉普出版《天空》、《大地》等科學讀物。

1866年(42歲)成功地由茜草直接抽取染料色素,受聘為亞威農師範學校物理教授。

1867年(43歲)對亞威農的貢獻受肯定,獲卡尼耶獎的獎金9000法郎。

1868年(44歲)由于教育部長德留依的推薦,獲雷自旺·得努爾勳章,并拜谒拿破侖三世。擔任夜間公開講座的博物學,物理學講師。将研究成功的茜草染料工業化。工廠成立不久,德國完成蒜硫胺的化學合成染料,茜草染料工業化的夢想因而破滅。公開講座的授課方式遭保守的教育者、教會反對,遂辭退師範學校教職。

1869年(45歲)在保守派的策動下,德留依辭去教育部部長職位。

歐蘭就時代

1870年(46歲)向米勒借貸,搬到歐蘭就。撫養一家七口,負擔沉重。幸好科學讀物陸續出版,能一點一點還錢。

1871年(47歲)過着著書、觀察昆蟲的生活。這一年,因為發生德、法戰争,無法按時取得版稅和稿費,生活更加困苦。

1872年(48歲)由于德留依的介紹,化學家提馬緻贈顯微鏡。

1873年(49歲)米勒去世。被迫辭去魯基亞博物館館長一職,向市長***。獲巴黎愛護動物協會頒發銀牌,有關數學、植物、物理的著作相繼問市。

1877年(53歲)次男朱爾去世,把發現的三種蜂以“朱爾”的拉丁語“伏利渥司”分别命名為伏利渥司土栖蜂、伏利渥司高鼻蜂,伏利渥司穴蜂。

1878年(54)因朱爾的死,深受打擊,身體也大不如前。感染肺炎幾乎死去,幸以堅強的意志力度過難關。

完成《昆蟲記》第1冊(原稿内容包括:推糞球的神聖糞金龜、捕象鼻蟲的瘤土栖蜂、捉短翅螽斯的蘭格道格穴蜂……等)。

阿蘭瑪斯時代

1879年(55歲)因房東将歐蘭就家門前的兩排懸鈴木砍掉,憤而搬家。在隆裡尼村外找到理想中的家園,取名為“阿爾瑪斯”(荒地的意思),阿爾瑪斯的庭院中有很多耐旱、多刺的植物,是各種昆蟲的樂園。4月3日由得拉克拉普的出版社發行《昆蟲記)第1冊。往後,大約每三年出版一冊。

1880年(56歲)科學讀物十分暢銷,部分被指定為教科書。在阿爾斯庭院的枯葉堆裡,發現大量的花潛金龜幼蟲,于是開始研究觀察他們的生活,退役軍人法比那擔任他的助手。

1881年(57歲)被指定為巴黎學士院的通訊會員(本地會員)。

1882年(58歲)《昆蟲記》第2冊出版。年邁的父親搬來同住。

1885年(61歲)妻子瑪莉去世(64歲)。三女阿萊亞女代母職,處理家務。開始以水彩描繪“蘑菇”圖。

1887年(63歲)與出生隆裡尼村的約瑟芬·都提爾(23歲)結婚。成為法國昆蟲學會的通訊會員,并獲贈同學會的得爾費斯獎。

1888年(64歲)約瑟芬産下四男波爾。

1889年(65歲)獲法國學士院最高榮譽的布其·得爾蒙獎,獲金10000法郎。

1890年(66歲)五女波麗奴誕生。

1891年(67歲)四女克蕾兒去世。

1892年(68歲)榮膺比利時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893年(69歲)父親安東奧尼去世(93歲)。開始研究大天蛾不可思議的能力,發現雄蛾能從遙遠的地方找到雌蛾,是因雌蛾發出的一種“訊息發散物”,亦即類似今日所謂的“荷爾蒙”,法布爾稱蛾群聚集家中的5月6日為“大天蛾之夜”,曾将天牛的幼蟲烤來吃,并發射大炮來測試蟬的聽力。

1894年(70歲)榮膺法國昆蟲學會榮譽會員。開始觀察糞金龜、半人小糞金龜、鳥喙象鼻蟲和大毒蠍的習性。

1895年(71歲)麼女安娜誕生。

1897年(73歲)在阿爾瑪斯家中自行教育三個年幼的孩子,妻子約瑟芬也一起聽課。

1898年(74歲)次女安得蕾去世。

1899年(75歲)由于市面出現許多仿作,他寫的科學讀物不再被指定為教科書,版稅因此減少,生活再度陷于困境。

1902年(78歲)為了撫養三個稚子,開始取出存放在出版社的版稅和稿費,榮膺俄羅斯昆蟲學會榮譽會員。

1905年(81歲)法國學士院頒發吉尼爾獎,獲贈養老金3000法郎。

1907年(83歲)《昆蟲記》第10冊發行,可是銷路不佳。學生勒格羅博士提出舉辦《昆蟲記》出版30周年慶祝儀式,并發現法布爾老師的生活比他想像中還要清苦。

1908年(84歲)在布羅班斯詩人米斯托拉的努力下,法布爾的貢獻受到肯定,獲贈養老金1500法郎。

1909年(85歲)著《昆蟲記》第11冊(關于螢火蟲、甘藍菜上的青蟲等的研究),身體己十分衰弱,出版詩集。獲阿爾布“布羅班斯詩人”的榮銜。

1910年(86歲)4月3日,在米斯托拉的呼籲下,召集學生、友人、讀者,舉辦慶祝儀式,訂為“法布爾日”,《昆蟲記》由此揚名于世,再度榮獲雷自旺·得努爾勳章(比上一回更晉一級)和養老金兩千法郎。獲斯特克荷爾姆學士院所頒林内獎,收到由國内外寄來的許多捐款,除了地址不明的轉贈貧苦人家外,其他全部緻謝函退回。

1912年(88歲)妻子約瑟芬去世(48歲),由阿萊亞和修道院護士安東尼埃奴照顧。公共事業大臣提埃利來訪。

1913年(89歲)波安卡雷總統來訪,代表法國國民向法布爾緻意。

1914年(90歲)三男愛彌爾和弟弟弗朗提力克相繼去世。

1915年(91歲)5月,在家人扶持下,坐在椅子上繞庭院一周,最後一次巡視阿爾瑪斯。10月7日,尿毒症加重。10月11日與世長辭。16日,葬于隆裡尼墓園,有螳螂、蝸牛等前來送行。

1921年在魯格羅國會議員的奔走努力下,***買下阿爾瑪斯,以巴黎自然史博物館分館——“阿爾瑪斯·法布爾”名義保存下來,并聘請阿萊亞、波爾管理。

現在,管理此處的是皮那爾·提歐吉。

法布爾出生的家在撒·雷旺小學老師——卡巴爾達夫人的鼓吹下,也以博物館型态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