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什麼(四大菩薩的坐騎分别是什麼)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文殊菩薩坐駕是什麼
  2. 文殊菩薩坐騎是什麼
  3. 文殊菩薩坐騎是什麼四大菩薩坐騎的含義
  4.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什麼神獸

文殊菩薩坐駕是什麼

文殊菩薩坐騎為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台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征的含義也有區别。四大菩薩坐騎及其象征意義補充如下:

普賢菩薩——坐騎為靈牙仙的六牙白象

普賢菩薩與騎乘獅子的文殊菩薩,同為毗盧遮那佛之脅士,合稱為“華嚴三聖”。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征“願行廣大,功德圓滿”。

觀音菩薩——坐騎為金光仙的金毛犼

俗稱為望天犼,朝天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又有文獻記載,觀世音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

犼”。犼是什麼動物呢?《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犼,獸名,似犬,食人。”據說,犼兇猛異常,别說吃人,連蛟龍都不是它的對手。

地藏王菩薩——坐騎為形似獅子的“谛聽”

谛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谛聽晝夜相随,處處逢兇化吉,終成佛法。佛教尊稱谛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征。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而存在下來的一個圖騰和聖物。

文殊菩薩坐騎是什麼

文殊菩薩坐騎是什麼的答案是:青獅。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大部分文殊菩薩像都是身騎獅子,以獅子勇猛,威風震懾魔怨。獅子本就有森林之王的稱号,正因為它的威猛才可以統領其他動物。在青獅成為文殊菩薩的坐騎之後,它的形象不僅更高大了而且還有了智慧的象征,以它強大的身體來驅走邪惡之氣。

唐代高僧慧琳法師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文殊菩薩的坐騎并不是早期貓科動物進化的成品,而是龍王生出的第六個兒子——狻猊。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34;之喻,便自然而然地将青獅安排成佛菩薩的坐騎,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文殊菩薩在佛教裡以辯才第一,智慧第一,作為大智慧的象征,是諸佛智慧的化現。

文殊菩薩,也叫文殊師利或者曼殊室利,這是音譯,意譯為“妙吉祥”,以大智慧為本願,以智慧行斬斷無始以來無明之根,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大智)和觀世音菩薩(大悲),地藏王菩薩(大願),普賢菩薩(大行)稱為佛教四大菩薩,聲名遠播。

《西遊記》原著第39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一章節中談到,文殊菩薩及時趕到,正是為了拯救青毛獅子。而菩薩為何要救這個行兇作惡的精怪,是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這個青毛獅子精,并不是一般獅子精,而是文殊菩薩的坐騎;

其二、青毛獅子精,是為了報主人的3年前水災之恨。也就是說,烏雞國王是有錯在先的,曾經犯下過大錯,将來渡他成金身羅漢的文殊菩薩,浸到了護城河中3日之久;

其三、青毛獅子精,并非私自下界,他此行來有“尚方寶劍”,持有佛旨,得到了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祖的允可;

其四、青毛獅子精下界,來到烏雞國3年的時間,烏雞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沒有做出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其五、文殊菩薩沒有談那麼透徹明白,青獅精下凡也是為了給唐僧師徒增加取經一難,消除唐僧師徒心中的魔障,增加唐僧師徒西行的功德。

文殊菩薩右手握智慧劍,象征以智慧劍斬斷煩惱劫,左手持蓮花放置般若經,代表智慧的思維。同時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在佛教中被稱為“華嚴三聖”。

文殊菩薩通常乘坐一頭青色獅子,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他不但有文靜慈悲的化相,還有怒目威嚴相。

而這些化身都是為了更好的救度衆生。據《陀羅尼集經》記載,文殊菩薩本尊的形象是金色童子相。

文殊菩薩坐騎是什麼四大菩薩坐騎的含義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震魔怨,象征着智慧。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山西五台山,

與普賢菩薩為釋迦摩尼的佛之助手,即文殊菩薩駕獅子于佛祖左側,普賢菩薩乘白象于佛祖右側。若以二賢士表達,文殊菩薩象征着智,慧,證的化身,普賢菩薩顯理,定,行。

共诠釋佛祖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宣導如來化導攝益。

2、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壓仙的六牙白象,于騎乘獅子的文殊菩薩共稱為佛之賢士,合稱為華嚴三聖,白象代表是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為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征願行廣大,功德圓滿。

象自然象征力量巨大,也就是象征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堅韌不拔,有大無畏的精神才會成功。

3、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的坐騎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犼”。犼,俗稱望天犼,朝天犼,犼傳說是龍的兒子,有守望的習慣,華表柱頂登龍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4、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坐騎是型似獅子名為”谛聽”。谛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

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谛聽晝夜相随,出出逢兇化吉,終成佛法。佛教尊稱谛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險惡,視為吉祥的象征,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留存下來的一各圖騰和聖物。

擴展資料

四大菩薩本願

"智悲行願"四大菩薩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淨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淨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衆生着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将大衆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淨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衆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衆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着力的原因。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體現菩薩度衆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衆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衆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衆特點。

地藏菩薩蓋于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衆生而後成佛,可見度衆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四大菩薩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什麼神獸

青獅。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台山,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文殊菩薩以淨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淨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衆生着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将大衆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淨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其道場在山西五台山,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