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注意到:一場大雨過後,,有時天空澄淨得像一泓平靜的湖水;雷鳴電閃一過,天空顯得異常心曠神怡。為什麼晴朗的天空總是蔚藍色的呢?而且越是晴朗,藍得越澄澈。
難道天空中含有藍色的氣體?莫非說大氣本身就是藍色的?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做一個小實驗:用一隻長方形玻璃缸,裡面盛大約2/3的水,水裡撒少許泥沙粉末,使溶液渾濁。然後把它放在窗前,選擇一個晴朗的上午,大約七八點鐘,陽光基本上平行地射向長方形玻璃缸的一端,光線通過渾濁的水,在另一端射出來。這時你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長玻璃缸中的水呈現出淡藍色,而從另一端射出來的光線卻呈淺紅色
玻璃缸中出現淡藍色和蔚藍色天空的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知道,地球表面包圍着一層空氣。空氣中含有許多微小的塵埃、冰晶、水滴等。當太陽光(看上去是束白光,實際上它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有色光線組成)通過空氣時(就仿佛在小實驗中太陽光線穿過浮有泥沙的玻璃水缸一樣),波長較長的紅色光透射力最大(其次是橙、黃色光),它能透過大氣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長較短的紫、藍、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懸浮在空間中的微粒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使天空呈現蔚藍色。
版權聲明:本站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Wechat:1316747175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