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鹽湖色彩斑斓

biang 中華百科 18

鹽湖是鹹水湖的一種,主要指分布在幹旱地區鹽度(以氯化物為主)很高的湖泊,是湖泊發展到老年期的産物。這裡的“鹽”可不同于家中的食用鹽,它富集着多種鹽類,包括碳酸鹽、硫酸鹽等,是重要的礦産資源。自然界的湖泊中或多或少都含有鹽類,但隻有水體中的可溶鹽含量大于35克/升才能稱為鹽湖。

鹽湖的形成需要獨特的地理環境,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鹽湖分布在幹旱、半幹旱的環境。由于缺少降水,地表水系又彙入不暢,這些湖泊中水分的輸入量遠小于蒸發量,裡面的礦物質含量越來越濃,含鹽度也就逐漸增大。

鹽湖不僅提供給人們多種礦産資源,而且以其美麗而為世人贊歎。晴空萬裡時,以藍天白雲為背景,陽光照射下的湖面色彩斑斓,綠、藍、紅、黃、褐、橙、白……缤紛多彩;即使是在陰天,那深沉的湖面也讓人陶醉。世界上的許多鹽湖都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在美國猶他州有一個含鹽量僅次于死海的大鹽湖,它旁邊的城市甚至直接以其得名——這就是猶他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鹽湖城。

究竟是什麼讓鹽湖成了大自然的調色盤呢?

首先,得益于其成因。由于幹旱、半幹旱地區鹽湖水的蒸發量大于或等于降水量及補給量,水中飽含高濃度的鹽分,如大柴旦、小柴旦、察爾汗鹽湖、達布遜湖、茶卡鹽湖等。正是由于其形成過程中水分蒸發所造成的鹽分的差異讓湖水擁有不同的色彩,一些鹽湖中析出的鹽結晶又使湖水表面呈現出紋路和節理,不同于一般的湖水表面,當有光線折射時就表現出五光十色的影像。

其次,鹽湖中的種種生動顔色,許多直接來自于裡面的生物,如嗜鹽的微生物、藻類等,它們的存在使鹽湖的色彩更加絢麗。比如,瀕臨大西洋的西非國家塞内加爾,有一個聞名遐迩的鹽湖——玫瑰湖。這片面積達3平方千米的湖水是粉紅色的,尤其在每年12月到次年1月,這種粉色格外迷人,湖也因此而得名。微生物專家經過調查解開了玫瑰湖的顔色之謎。原來,這是由湖水中的嗜鹽生物——杜氏鹽藻一手打造的奇迹。玫瑰湖湖水含鹽量高達380克/升,對于許多生物來說是惡劣環境,魚蝦難存,卻生長着大量的杜氏鹽藻,它們在适應湖水生态環境的過程中,細胞内産生了一種紅色的色素,造就了玫瑰湖草莓奶昔般的顔色。有意思的是,随着湖水鹽度的變化,杜氏鹽藻的數量也分布不均,導緻湖水顔色也表現出深淺不一的紅色來。

此外,鹽湖中泥土的礦物質成分、水位的深淺等自然環境的差異,都會影響到鹽湖的色彩。多種因素的作用,使得鹽湖顔色多變,美不勝收。